但對于一些行業和企業來說,或許危機的背后正蘊藏著一次全 新的市場機遇。據國美渠道有關負責人介紹,2010年12月以來,節水型洗衣機實現了放量增長,而在節水型洗衣機上一直深耕細作的海爾,更成為了這次市場機遇的最佳受益者。
面對這樣的結果 ,也許有人會感慨,有人會羨慕 ,也有人會由衷地 欽佩,佩服海爾
洗衣機的 “先 見之明 ”。但筆者更想說的是,此次機遇降臨海爾,既非海爾的“誤打誤撞”, 也非“妙手偶得”。這是海爾洗衣機戰略預見力和堅持技術創新力在產品層面的具體表 現。面對干旱,解“近渴”也要謀“遠水” 。機會,只屬于有準備的企業。在全球化競 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任何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
轉眼間,中國加入W T O已經十個年頭。然而,目前很多中國企業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仍停留在低成本制造為基礎的價格競爭之中,缺乏前瞻眼光,看不清未來。
戰略的短淺,很 大程度上源于企 業浮躁 的心態。以汽車產業為例,當 人們越來越堅
信汽車將進入“純電動時代” 的時候,中國 汽車企業仍然鮮有踏踏實實做 電池研發的
倒是為獲得政府支持七拼八湊 應景的居多。我們只能無奈地認為:在燃油 時代落后的中
國汽車,在即將到來的電動時 代仍將落后!G 山東 現在中國已經正 式超過日
本成為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我們長期堅 持經濟發展的 結果。然而,與日本1968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已經有很多世界級企 業相比,放眼今天中國大地,可以真正稱得 上世界級企業的卻寥寥無幾。原因何在?出路何在?答案在未來,要想有未來,就需要“時刻準備著”!
說起來可能有點殘酷,卻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