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第一臺電磁爐是1957年誕生于德國,在21世紀初歐美以及日本開熱銷。
電磁爐的加熱原理是采用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它利用高頻的電流通過環形線圈,從而產生無數封閉磁場力,當磁場磁力線通過導磁(如:鐵質鍋)的底部,既會產生無數小渦流(一種交變電流,家用電磁爐使用的是15-40khz的高頻電流),使鐵質鍋自身的鐵分子高速旋轉并且產生碰撞摩擦使鍋體自行高速發熱,然后再加熱鍋內食物。
在電磁灶內部,由整流電路將50/60Hz的交流電壓變成300V左右的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成頻率為15-40KHz的高頻電壓電流,高速變化的電流流過線圈會產生高速變化的磁場,當磁場內的磁力線通過鍋體底部金屬體(導磁又導電材料)內產生無數的小渦流,使鍋體自行高速發熱。